甘肃逆袭!中国芯片版图杀出西北黑马
谁能想到,2025年中国芯片界的最大黑马,竟是GDP常年垫底的甘肃?
上半年,这个西北省份的芯片产量飙到 431.1亿块 ,硬生生把广东挤到全国第三!
更魔幻的是,省内一个叫 天水 的三线城市,芯片产量占了全省96%,单挑深圳拿下全国城市冠军 。
一、数据炸裂:穷省干翻电子大省
今年上半年芯片产量榜一出,全网傻眼:
江苏稳坐老大,产量 750.8亿块 ,占全国三成;
甘肃冲到第二, ,增速18.53%;
广东跌到第三,产量416亿块,增速仅8.19% 。
要知道,甘肃去年GDP才1.3万亿,不到广东的四分之一 。
但偏偏是这里,造出了全国15%的芯片!
天水市成了最大“爆点”。
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小城,芯片产量占全省96%,流水线上每分钟数万块芯片完成封装测试,机械臂像在指挥一支精密乐队 。
二、逆袭密码:大山里藏着“芯片基因”
甘肃的逆袭,早在上世纪就埋下伏笔。
1969年,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在荒山里建了两家军工厂:
永红器材厂(749厂) 给火箭造“心脏”, 天光集成电路厂(871厂) 专攻导弹芯片 。
五十多年后,它们长成了参天大树:
• 华天科技 (原永红厂)全球封测行业第六,年封装芯片超600亿块,甘肃77.6%的产量靠它完成 ; • (原永红厂)全球封测行业第六,年封装芯片超600亿块,甘肃77.6%的产量靠它完成 ;
天光半导体 突破数十项技术封锁,神舟飞船、北斗卫星都用它的芯片,还建成国内首条4英寸晶圆线 。 • 突破数十项技术封锁,神舟飞船、北斗卫星都用它的芯片,还建成国内首条4英寸晶圆线 。
气候竟成“秘密武器”。
甘肃干旱少雨,强光照、大温差、低湿度的环境,天然契合芯片生产的苛刻要求,比沿海省空调电费直降30% 。
资源更是老天赏饭吃:
石英砂储量4900万吨 (芯片核心原料),矿山就在厂区隔壁; • (芯片核心原料),矿山就在厂区隔壁;
电价全国最低 ,绿电+低价煤让生产成本碾压东部 。 • ,绿电+低价煤让生产成本碾压东部 。
三、西北合体:中国芯片的“多极战争”
甘肃不是孤军奋战。
往东500公里, 西安三星工厂 的存储芯片占全球产能15%;
往北的宁夏,单晶硅产能占全国25%,中欣晶圆年产240万片12英寸大硅片 。
整个西北悄然连成产业链:宁夏供硅片、陕西造存储芯片、甘肃做封装测试。
西南也杀出猛将。
重庆上半年芯片产量暴涨 72.49% ,四川排全国第七,成渝地区正崛起为“第四极” 。
四、暗流涌动:第二把交椅能坐多久?
7月最新数据泼了盆冷水:广东单月产量 80.32亿块 ,反超甘肃的78.77亿块 。
华天科技车间里,工程师直言焦虑:“我们封测技术全球领先,但高端芯片还得送到上海流片” 。
短板明晃晃摆在桌上:
• 高端芯片设计依赖沿海; • 高端芯片设计依赖沿海;
• 本地科研机构仅兰州大学、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支撑 。 • 本地科研机构仅兰州大学、省集成电路工程研究中心支撑 。
但甘肃正拼命补课。
政府推行“揭榜挂帅”政策:企业出题、全国科研团队攻关,悬赏突破卡脖子技术;
华天科技牵头组建产业园,目标建成国家西部封测基地 。
尾声:版图裂变,谁会是下一匹黑马?
兰州一家封测厂的负责人,指着门口排队拉货的卡车感慨:
“以前客户听说我们在甘肃,扭头就走。现在?订单排到明年!”
车间电子屏上,跳动的产量数字像在嘲笑旧偏见——
芯片战争,从来不止属于沿海。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甘肃省工信厅、企业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