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销2.5亿!桂林飞宇靠技术创新与海外KOL营销,让稳定器畅销120国
2007 年的桂林国家高新区创意产业园里,飞宇刚成立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团队。创始人魏承赟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友,带着几个人埋头研究无人机飞行控制器,算是华南地区较早碰这行的。但那会儿缺资金、缺人才,研发进度总卡壳,团队在产业园里默默熬了好几年,日子过得挺紧巴。
转机出在 2012 年。团队闷头捣鼓出个新鲜玩意儿 —— 全球首款手持两轴稳定器。他们把无刷电机控制技术和多传感器算法凑到一块儿,居然解决了拍视频时手抖的老毛病。这在当时的消费市场,还是个没人填的坑。到 2013 年,无人机航拍突然火了,魏承赟眼尖,果断把无人机上的姿态控制技术挪到手持设备上。不到一年,首款三轴手持云台就做了出来,一下子占了 GoPro 云台全球 70% 的市场,才算真正在行业里站稳了脚。
技术硬气,才能站稳脚跟
飞宇能走出去,说到底还是手里的东西够硬。2015 年,他们的 G4 Pro 手机稳定器敲开了苹果的大门,成了首个进入 Apple Retail Store 全球销售体系的稳定器品牌。2018 年,跟华为联合研发的 ELLA 稳定器,直接登上华为新品发布会,全球瞩目。
这些产品不是凭空来的。就说爆款 Pocket 系列和 G 系列,能支持 4K 录制、三轴防抖,还做得轻便好带,靠的是团队在无刷电机控制、传感器融合算法上的死磕 —— 电机转得够精准,才能抵消手抖;算法够聪明,才能让镜头稳稳跟住拍摄对象。2015 年的 G4 Pro、2018 年的 Vimble 2,还拿过德国红点奖、跨境电商创新奖,技术实力摆在那儿,用户自然认。
找对红人 “吆喝”,全球用户看过来
光有好产品不够,得让全球的人知道 “飞宇的稳定器好用”。飞宇摸透了海外社交平台的脾气,找红人帮忙 “吆喝”,效果出奇地好。
在 TikTok 上,他们不搞复杂的,就直接让用户看明白 “这东西能干嘛”。官方账号发的视频,要么是走路拍风景,左边没防抖晃得厉害,右边用了稳定器稳得像电影;要么是跟拍孩子跑,镜头牢牢锁住不跑偏。还找了摄影圈的红人,比如有 9.3 万粉丝的 @jovelynbmateo,她开着箱说 “你看我拍音乐会,用这个镜头一点不抖”,视频里特意 @飞宇,加个 #feiyutech 标签,看过的人记不住都难。
到了 YouTube,就换了个路子。这里的用户爱较真,飞宇就找懂行的博主做深度测评。比如有 143 万订阅的 Kunal Malhotra,拿着飞宇的 Scorp 2 云台,从拆包装开始讲,测防抖、测续航,还跟大疆的产品比了比,最后说 “飞宇这个稳定性不错,性价比高”。这种专业人士的实话,比硬广管用多了。
从桂林到 120 国:做好产品,找对人说
现在的飞宇,产品早就不局限于手机稳定器了,单反的、运动相机的都有,林业测绘能用,直播拍视频也能用,卖到了 120 多个国家,年销 2.5 亿,海外市场占了一半还多。
回头看,这个从桂林走出来的品牌,能在全球站稳脚,无非两点:一是技术上能解决用户的真问题 —— 拍视频不抖;二是找对了人帮忙 “说话”—— 海外红人知道怎么把 “好用” 讲给当地人听。说到底,做生意就是这样,东西扎实,再让懂行的人帮着吆喝,路自然就宽了。
关注“吃鲸科技”分享更多海外网红营销玩法
品牌出海方法论:Govee的增长路径带来哪些启发?
TikTok种草+会员分层,WHOOP用“内容+服务”构建全球私域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