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更新!香港为何险胜新加坡?西安如何逆袭成黑马?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最新报告揭示了一场毫厘之争:香港以一分优势险胜新加坡,连续第三次守住全球第三宝座。但更惊人的黑马出现在中国城市中——西安排名一口气跃升九位,它究竟做对了什么?香港凭借"既能联通国际,又能扎根中国"的独特定位,吸引了超12000亿港元跨境资金;新加坡则在外汇交易和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紧追不舍。而西安的逆袭秘诀在于将科教资源深度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基金等创新手段,让金融活水精准浇灌科技企业。当中国金融中心建设从追求规模转向强调质量,这场关于资本、科技与城市未来的博弈,正重新定义全球金融格局。
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节目,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了金融专家陈哲,一起来聊聊全球金融中心的新动态。陈哲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哲。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些见解。好,那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最近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刚刚发布了最新的报告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香港以一分优势险胜新加坡,连续第三次守住了全球第三的位置。然后,在这个一众的中国城市当中,西安也是表现非常的亮眼,一口气跳升了九尾,成为了中国城市里面最大的黑马。没错,这个排名背后的故事可太精彩了。那我们就直接开始今天的讨论。咱们先来聊第一部分,香港和新加坡的第三名的争夺。咱们先来聊一聊,香港为什么能够连续三年稳住全球第三这个位置背后的核心优势到底是什么,我觉得香港之所以能够一直稳住全球第三其实它的根基还是在于它是一个中国的窗口,它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它又跟中国的内地市场有非常深的绑定,然后包括它的法律体系监管体系都是基于国际规则的所以它既被国际资本所信任,但是它又不会脱离中国的经济大局,所以香港其实是一个既能联通国际又能扎根中国的这样一个独特的位置,没错,而且香港它其实在2024年吸引了超过12000亿港元的跨境资金流入,然后它的家族办公室的数量也是大幅的增加,超6。成都在关注中国内地的市场,包括它的人民币的跨境结算量已经占到了全球的70%。对,所以它就是一直被全球资本当做是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一个重要的枢纽,那面对香港的这样的一个优势,新加坡最近这几年也在不断的追赶,那新加坡那最近这几年在哪些方面做的特别好?新加坡最近这几年,就是在外汇交易大宗商品定价权这些方面持续的发力,然后它的评分也是大幅的上涨甚至它也推出了一些税收的优惠,来吸引中国的高净值人群。看来新加坡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对没错,而且就是新加坡,它其实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国际金融中心,它的中资金融机构出海的,很多都是先把新加坡一个总部,然后再去拓展整个东南亚,甚至全球的市场。所以它在跨境金融包括离岸服务这方面确实是很有竞争力。那你觉得未来香港和新加坡的这种第三名的争夺会往哪个方向走?我觉得,现在香港是因为它跟中国市场的这种深度绑定,所以它还是被全球资本视为中国机遇的一个代名词,但是新加坡它其实在不断的完善自己的金融设施,然后也在提升自己的这种服务能力,所以它其实离香港其实越来越近了,就说这个差距可能会变笑,没错,而且未来几年中国市场的开放包括跨境金融的这种创新,肯定还是会继续的推进。所以香港和新加坡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那谁能够最后胜出,其实还是要看谁能够更好的去把握政策的变化。然后去满足全球资本对于中国机会的需求。关于香港和新加坡的竞争,最关键的就是市场绑定和金融创新这块聊的挺透。咱先暂停休息一下再继续然后,咱们来聊第二部分,中国城市的突围。这个我们今天要问的就是说,西安是怎么实现金融中心排名的逆袭的。西安其实它一开始的时候,它是因为本地的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这样的需求,然后去大力的推东科技金融,把金融资本更多的导向了科技企业和项目。所以他们是主动的去引导资源的配置。没错,而且西安它本身也是有非常多的高笑科研院所的,所以它的科技资源是很密集的然后它又跟成都、杭州这些城市一起,就是抓住了国家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这样的一个机会所以它在创新要素的集聚上面是有优势的所以科教资源是一个底牌对没错,而且西安它本身也是一个消费市场很大,然后产业基础也很扎实的一个城市,所以它在消费金融包括产业升级带来的这种金融需求上面也是很旺盛的。再加上政府也有一些政策上的扶持。所以它就是多方面的优势叠加才实现了这个排名的。月神,你觉得西安在发展科技金融的过程当中,有哪些比较独特的做法?或者说有哪些?比较让人眼前一亮的这种创新西安它其实不光是出台了很多政策,去支持科创企业的发展,包括它也有一些类似于知识产权的质押贷款,包括一些专项的基金去影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到科技创新领域,所以他们是把金融和产业真的是深度的结合起来了。没错,而且西安它还会定期的去发布一些重点发展的产业图谱,然后,包括投诉的联盟让银行担保额保险,各种金融机构都能找到自己的服务场景,包括它也有一些这种跨境的金融的试验区,所以它在推动科技和金融的融合上面真的是下了很多功夫。你觉得西安的这种科技金融的实践对于其他的城市来讲,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我觉得西安的经验其实很接地气,它其实18科教资源的优势变成了产业发展的优势。然后,包括它也是通过这种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力量去催生了大量的创新的企业和项目,对,听起来,是一个可复制的一个路径。没错,而且西安它也是抓住了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这两个战略机遇,然后把金融和产业的深度结合,包括政府和市场,一起发力,这些都为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去推动自己的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行。中国城市突围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休息一下马上回来咱们来聊第三部分,就是中国金融中心的梯队逻辑。这个我特别想知道,现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里面,中国城市具体是怎么样分布的,各自有什么样的特点?现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里面,中国的城市还是有很明显的梯队差异的。第一梯队的香港、上海和深圳,他们一直稳居全球前十。然后,香港的话,连续三次蝉联全球第三。上海的话就是一直稳定在第五,深圳的话保持在第九。他们三个城市不光是国际影响力很大,而且他们在金融要素的集聚。包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上面都是非常强的。所以这些城市真的是代表了中国的金融的实力和开放的水平。没错,然后其他的一些城市,比如说像西安、杭州、成都,他们虽然说在全球的排名上面,没有前三个城市那么靠前,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优势,比如说西安它科技金融还有人文枢纽这方面比较突出。杭州的话,就是数字金融电商生态比较有优势。成都的话,就是生物医药创投基金比较有优势。所以他们形成了这种多层次的一个金融中心的格局,那你觉得中国这些金融中心之间,最近这段时间,这种竞争合作的格局有什么新的变化吗?现在就是不同的金融中心之间,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去竞争了,更多的海是强调这种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比如说像西安、杭州、成都他们这些城市,他们就是专注于科技金融,然后数字经济文化创意这些特定的领域。去打造自己的,比较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他们各干各的,互不干扰。没错,然后,同时,这些金融中心之间,也在不断的加强这种互联互通,包括政策上面的一些突破。包括这种监管上面的一些协同,让大家可以更方便的去进行这种跨区域的资本的流动,那么整个中国的金融的格局就会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有活力。你觉得中国金融中心的建设最近这一段时间有什么比较明显的转向吗?我觉得中国金融中心的建设已经慢慢的从过去的那种追求规模追求速度,转向了,现在强调质量,强调创新对大家现在更看重的是这个金融和产业金融和科技创新的这种深度地融合包括这种多层次的多元化的这种金融体系的构建。所以现在更看重的是金融内部的结构调整。对,没错,像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这些新的业态,正在成为金融中心竞争的新焦点。包括这种金融监管的体系,包括整个金融生态的创新,也都是为了更好的去服务实体镜济服务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对,今天咱们聊了这么多,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城市如何在竞争当中找到自己的特色,然后如何去把握机遇,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这种创新能力和这种开放水平。那就是这一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