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获胜?军方支持,恢复总理职务倒计时,国会给佩通坦上保险
前言
8月15日深夜,泰国国会大厦传出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数字:257票,这是佩通坦执政联盟在预算案投票中的赞成票数,仅以27票的微弱优势击败反对派。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场胜利的主角佩通坦,此时正因电话门事件被暂停总理职务已达22天,一个被停职的总理,竟然在国会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佩通坦如何在政治危机中实现惊天逆转?这场胜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政治密码?
作者-山
所有人都在等佩通坦倒下,她却用257票狠狠打了反对派的脸
说起这场投票,真是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就在一个月前,反对派还在弹冠相庆,觉得佩通坦这次是死定了。
电话门事件一爆发,泰国自豪党立马跳船,带走了69个关键席位,执政联盟的席位从324席断崖式跌到255席。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数字。
255席刚好比半数门槛多7席,随便哪个盟友倒戈,佩通坦就得收拾铺盖走人。
反对派那边摩拳擦掌,人民党和自豪泰党的头头们私下碰头,商量着怎么给佩通坦来个致命一击。
按他们的算盘,只要预算案被否决,佩通坦就算没被法院赶下台,也得灰溜溜地提前下课。
可现实总是比剧本更精彩。8月15日那个夜晚,当计票员一脸严肃地念出257票赞成时,反对派议员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比锅底还黑。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佩通坦依然能够稳住基本盘。
更重要的是,这份3.78万亿泰铢的预算案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
这相当于8308亿人民币,是泰国近年来最大手笔的年度预算。
钱要花在哪?经济复苏、基础设施、民生福利,每一项都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
在泰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至1.3%的艰难时刻,这笔钱就像是给奄奄一息的病人打的强心针。
反对派算错了一笔账。
他们以为民众会因为佩通坦的个人丑闻而抛弃她,却没想到老百姓更关心的是饭碗和房贷。
预算案通过的那一刻,泰铢汇率应声上涨,SET指数也跟着飘红。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信心的较量。
佩通坦用一场惊险的胜利告诉所有人:就算被暂停职务,她依然是这个国家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
军方手握枪杆子却不政变,背后这笔账算得太精明了
最让人意外的,还得说是军方的态度。
要知道,泰国军方可是政变专业户。
佩通坦的父亲他信,2006年被军方一纸政变令赶下台;姑姑英拉,2014年同样栽在军方手里。
按照西那瓦家族的倒霉传统,这次佩通坦遇到危机,军方应该毫不犹豫地补上一刀。
可这次,军方选择了看戏。
不仅看戏,关键时刻还暗中帮了一把。
执政联盟里那几个亲军方的政党,本来大家都以为会临阵倒戈,结果一个都没跳反。
这里面的道道,得好好琢磨琢磨。
说白了,军方这次算了一笔精明的账。
如果推翻佩通坦,泰国就得提前大选。
大选的结果很可能是为泰党继续获胜,因为他们在民间的根基确实深厚。
到时候新上台的总理可能比佩通坦更难对付,军方反而得不偿失。
更关键的是,柬泰边境冲突正在升温。
这个时候搞政变,国际社会怎么看?东盟怎么看?美国和中国怎么看?
军方的老狐狸们心里清楚,现在不是玩政治游戏的时候。
佩通坦虽然在电话里说了不该说的话,但她对军方的态度一直不算太糟。
改组内阁时,她主动把国防部长的位子让给了军方嫡系。
他信还自掏腰包给军方捐了10架排雷无人机。
这种割肉喂鹰的做法,效果立竿见影。
最妙的是,佩通坦把边境冲突处理得相当硬气。
一边派军队封锁争议地区,一边高调起诉柬埔寨索赔,国内舆论瞬间一边倒。
军方突然发现,这个女总理在关键时刻还是很给力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换掉一个已经摸清脾气的合作伙伴?
政治这门生意,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军方用沉默表达了他们的默许,这比任何公开表态都更有分量。
被政变两次的西那瓦家族,终于找到了让军方低头的密码
说起西那瓦家族,那真是一部血泪史。
从他信到英拉,这家人跟泰国军方的恩怨情仇,堪比一部政治连续剧。
可到了佩通坦这一代,剧情突然来了个大反转。
这次佩通坦遇到危机,军方没有趁火打劫,反而选择了隔岸观火。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泰国政治生态的深刻变化。
过去军方搞政变,是因为觉得民选政府威胁到了他们的既得利益。
可现在不一样了。
全球化时代,政治动荡的代价太高了。
你看看数据就知道了。
超过65%的泰国民众希望避免频繁的政治更迭,大家都想要一个稳定的政府。
老百姓关心的是菜价涨没涨,工作稳不稳,而不是总理换了几茬。
曼谷街头卖芒果糯米饭的摊主说得最直白:我不管她是佩通坦还是谁,只要政府能按时发补贴,能管好物价,我就支持。
这就是最朴素的民意。
佩通坦抓住了这个关键点。
她没有像父亲和姑姑那样,试图用民粹主义对抗军方,而是选择了务实合作。
经济不好?那就拿出实实在在的预算案来刺激经济。
军方有意见?那就在人事安排上做出让步。
国际关系紧张?那就在边境问题上表现强硬,给军方挣面子。
这种利益交换的政治智慧,说穿了就是成年人的游戏规则。
你有你的底线,我有我的需求,大家坐下来谈,总能找到平衡点。
比起过去那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这种模式显然更加成熟。
国际社会也看在眼里。
联合国东南亚事务专员对泰柬争端的调解建议,美国国务院对泰国政局稳定性的关切,都在向泰国传递一个信号: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佩通坦用实际行动证明,政治不一定要剑拔弩张。
有时候,妥协比对抗更需要勇气。
西那瓦家族终于找到了与军方和平相处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核心就是四个字:务实主义。
佩通坦这场翻盘,改写的不只是个人命运,而是整个时代的政治规则
佩通坦的这场政治翻盘,表面上看是个人的绝地反击。
但往深了看,这其实是整个时代政治逻辑的集中体现。
21世纪的政治游戏,已经不是20世纪那套玩法了。
过去的政治是革命逻辑:你死我活,非黑即白。
现在的政治是治理逻辑:利益平衡,合作共赢。
这种转变的深层驱动力,就是全球化时代经济相互依存的客观要求。
谁还敢像过去那样动不动就搞政变、闹革命?
金融市场分分钟给你颜色看看。
佩通坦的成功,恰恰证明了这个道理。
她没有靠意识形态动员,没有搞民粹主义煽动,而是用最朴素的经济账说服了所有人。
3.78万亿泰铢的预算,说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
军方、政党、民众,大家关心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这个国家能不能继续发展下去?
答案很明确:只有稳定才能发展。
这种务实主义的胜利,不只是泰国的现象。
放眼整个东南亚,甚至全球,我们都能看到类似的趋势。
新加坡的精英治理,越南的渐进改革,马来西亚的族群平衡,都体现了同一个特点:政治服务于经济,稳定压倒一切。
佩通坦危机的化解,为这种新型政治模式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稳定,可能会压抑社会活力;过分依赖利益交换,可能会滋生腐败。
但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这可能是成本最低的选择。
未来的泰国政治,很可能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演进。
传统的军方政变模式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制度化、理性化的政治博弈。
佩通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在21世纪的政治战场上,只有拥抱变化、敢于创新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而那些固守陈规、只会搞小动作的反对派,终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这就是佩通坦危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也是政治轮回中不变的真理。
结语
佩通坦的这场政治翻盘,说白了就是整个时代政治逻辑的缩影。当务实需求压倒意识形态冲突,当经济发展重于政治斗争,传统的政治游戏规则正在被悄悄改写。
8月29日的宪法法院裁决即将揭晓,但不管结果如何,佩通坦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现代政治的新法则。东南亚乃至全球的政治生态,都在向着更加理性、务实的方向演进。
你觉得这种务实主义政治模式,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在你看来,政治稳定和政治活力之间,应该如何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