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麻了!垄断性龙头暴跌40%,17个白酒股跟着跌超20%,但5%的股息率摆这,是陷阱还是黄金坑?

产品展示 2025-10-10 06:25:25 138

老铁们,你知道A股曾经最牛的白酒板块现在有多惨吗?五年时间,全球唯一的垄断性龙头贵州茅台跌幅超过36%,17只白酒股全部跌超20%,但诡异的是,部分公司的股息率却飙升到5%以上。 这可不是简单的市场回调,而是整个行业生态的彻底重塑。

最新数据显示,白酒板块从2021年2月高点至今,整整跌了五年。 顺鑫农业跌得最狠,五年缩水74%,洋河股份、五粮液、泸州老窖这些大名鼎鼎的品牌跌幅都超过50%。 就连茅台这样的硬通货也跌了36%,目前市盈率19倍,股息率3.38%。

现在白酒股简直成了“老登股”代名词。 指数涨到3800点,白酒板块却跌到1800点附近,完全跟大盘走势背离。 有6只白酒股腰斩,8只跌超40%,12只跌超30%,这种全线溃败在A股历史上都罕见。

行业基本面更让人揪心。 202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7.2%,可能迎来连续第八年产量下滑。 59.7%的酒企营业利润减少,50.9%的企业营业额下滑,客户数和客单价双降是主因。

库存问题已经成了致命伤。 全行业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00天,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10%。 60%的企业面临价格倒挂,800-1500元价格带倒挂最严重,中低端价格带成了动销主力。

茅台的神话也在破灭。 2025年飞天茅台散瓶价跌破2000元/瓶,6月份一度跌到1930元,比2021年高点3000元跌去超34%。 电商平台更是杀价疯狂,拼多多“618”期间预估价低至1840元,比批发价倒挂近130元。

五粮液和国窖1573这些头部品牌同样扛不住。 第八代五粮液电商价跌破799元,比渠道成本价低约80元。 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平均900天,茅台经销商手中积压9000万瓶库存,部分经销商为回笼资金以进货价60%清仓。

价格倒挂成了普遍现象。 上海有烟酒店老板透露,酱香型白酒普遍“进货价高于售价”,价差少的70-80元,多的200-300元。 有经销商苦诉卖一箱酒亏200元,这种局面多年未见。

消费结构的变化是致命打击。 年轻消费群体对高度白酒疏离,只有9%的年轻人常喝白酒。 低度酒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增速超40%,而白酒线上销售额同比下降8%。

消费场景也在重构。 朋友聚会、日常饮用需求减少,婚宴成为相对稳定场景,但单场用酒量下降。 2025年春节期间,江苏市场宴席场次增加但动销反而下滑5%-10%。

主销价格段由300-500元进一步向100-300元价位带下沉,500-800元价位带生存困难。 消费理性化推动市场向高性价比产品倾斜,品牌溢价不好使了。

政策压力持续存在。税收政策调整直接增加企业成本,限制三公消费政策使高端白酒销量大幅下滑。 白酒广告规范限制企业宣传推广,影响了品牌扩张速度。

市场情绪极度悲观。北向资金连续净卖出白酒板块,公募基金白酒持仓占比骤降,杠杆资金加速撤离。 此前市盈率长期维持在30倍以上,现在动态PE回落至个位数,引发估值恐慌。

白酒板块市盈率从高位回落,目前普遍在10倍左右。洋河股份11倍,五粮液11倍,泸州老窖12倍,口子窖13倍,古井贡酒11倍,山西汾酒13倍。 估值确实便宜了,但市场就是不买账。

股息率成为少有的亮点。 洋河股份股息率高达5.56%,五粮液4.10%,泸州老窖4.75%,贵州茅台3.38%。 这些数字在低利率环境下本应很有吸引力,但股价依然跌跌不休。

酒企正在艰难转型。 2025年是白酒行业转型升级关键期,企业聚焦产区建设、渠道数字化、产品创新及文化营销。 但转型阵痛明显,58.1%的经销商反映库存继续增加,价格倒挂程度加剧。

商务活动减少直接冲击中高端白酒。 经济增长放缓时,商务宴请、礼品消费等主要消费场景减少。 2025年商务活动预期虽然有望复苏,但当前实际需求依然疲软。

年轻一代的消费偏好彻底改变。 85后-94后成为细分市场突破口,但他们更倾向低度酒、预调酒。健康意识增强让年轻人偏好低酒精饮品,文化认同断层使Z世代将白酒视为“长辈社交工具”。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