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教授:全球只剩韩国小看中国,而中国眼里已经没有韩国了!

产品展示 2025-07-28 16:16:39 174

首尔KBS电视台演播室的聚光灯下,金南道教授扶了扶眼镜,面对镜头抛出一句让全场安静的话:“今天全世界还在轻视中国的,恐怕只剩韩国自己了——而中国人眼里,早就看不到韩国了。”演播室外,制作人的手机瞬间涌进上百条投诉短信,直播间弹幕刷满“卖国贼”“滚下台”的字样。

金南道在《明见万里》节目中剖析了韩国社会的“三明治心态”:幻想自己前有日本领跑、后有中国追赶,却不知中国的发展坐标系早已锚定全球顶尖水平。首尔大学民调显示,2005年有71%韩国民众坚信“韩国比中国先进”,二十年后这种认知仍未消散。即便中国天宫空间站已全面建成、年航天发射超六十次,韩国网民仍热衷转发“中国农村吃不上肉”的帖子。

真正的冲击来自产业战场。长江存储量产128层3D NAND闪存时,三星的仓库不再“意外失火”,转而启动价格战死守市场。三年后,三星首次宣布不再公布DRAM减产信息,《中央日报》哀叹:“我们失去了掌控存储芯片的能力。” 而在造船业,2025年上半年全球大部分订单涌入中国船厂,韩国份额跌破20%。沪东中华船厂的全智能产线上,机械臂正焊接LNG运输船液货舱,韩国三大船企的工人还在为高息贷款罢工。

首尔明洞街头,中学生围着《崩坏:星穹铁道》角色立牌拍照打卡。这款中国手游登顶韩国畅销榜当日,《每日经济》用“文化输入警报”标题宣告韩流防线失守。更让韩国业界恐慌的是,中国甜宠剧《偷偷藏不住》竟在本土平台碾压韩剧,制作人金哲秀苦笑:“以前是我们输出《太阳的后裔》,现在是他们用《偷偷藏不住》教我们谈恋爱。”

金南道对此毫不意外。2007年他参观杭州阿里巴巴,看见屋顶光伏板在阴天稳定供电,就预感新能源革命的降临。十年后中国光伏组件垄断全球大部分市场,韩国却因美国限制连进口中国电池板都要伪装成“东南亚产”。这种技术代差渗透到日常——当中国游客在首尔便利店刷支付宝买烧酒时,韩国店员还在手写记录信用卡号。

2017年乐天玛特撤离中国的画面,至今是韩国商学院的警示案例。因执意提供萨德用地,该集团在华112家门店倒闭74家,总利润暴跌96%。时任社长辛东彬对着财报喃喃:“原来他们真能不用韩国货…”

更大的危机在贸易端爆发。2018年韩国对华顺差556亿美元,五年后却逆转为59亿美元逆差。2023年初更出现“雪崩式塌方”:仅1-2月逆差就达51亿美元,中国产的电动汽车电池和机床正反向占领韩国工厂。当美国强压韩国配合“对华芯片围堵”时,三星高管私下抱怨:“长江存储的技术专利比我们还多,到底谁封锁谁?”

上海某高校的“韩流文化社”招新摊位前门可罗雀。社长林薇翻着三年前百人街舞快闪的照片叹息:“现在新人只追国风电音。”这种转变被金南道精准捕捉——他在清华演讲时问台下“谁以韩国为奋斗目标”,满场寂静;而提到硅谷时,举手者如林。

首尔大学民调揭示着认知鸿沟:30岁以下韩国人对华负面态度高达81%,全球主要国家中独此一例。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发酵成魔幻场景:中国SpaceX级火箭成功回收时,韩国热搜却是“中国火箭用韩国技术”。而中国年轻人甚至懒得争论——某视频平台“韩国”标签下,播放量最高的是《十分钟看懂韩国泡菜源于中国江北》。

金南道书架上有本特殊相册:2007年杭州阿里巴巴水泥墙上的光伏板、2014年深圳华强北的山寨手机摊、2023年青岛无人码头装卸伊朗原油的智能吊机。十八年间,他成为韩国极少数持续追踪中国变革的学者。

当他在节目中展示大连造船厂切割钢板的激光机器人时,观众留言却是“中国又盗用谁的技术”。这种集体认知滞后正让韩国付出代价:美国以25%关税胁迫韩国配合遏华,新任总统李在明紧急向北京派遣特使,试图在“萨德伤痕”后重建互信。

首尔明洞的韩流明星海报渐显斑驳,而对街商场外墙新挂的华为Mate 80巨幅广告正流光溢彩。金南道站在十字路口望向霓虹,轻声对记者说:“韩国人该醒了——中国人越过我们望向前方的背影,才是真正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