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力抗美方压力,莫迪闪电放弃俄油,普京措手不及
这世界变得太快,我都快跟不上了。
前一天还称兄道弟、大口吃进折扣油,第二天就突然翻脸,一滴都不买了?
你敢信这事就发生在咱们眼皮底下?
主角,是印度。
对,就是那个前阵子因为买俄罗斯打折油,被夸“精明”的印度。
一夜之间,印度最大的四家国有炼油厂,集体宣布:俄罗斯的油,我们不买了。
一滴都不买。
消息一出来,整个国际市场都炸了锅。估计普京那边,也得愣半天神。
这演的是哪一出?说好的“东方大客户”呢?
其实啊,这背后没那么复杂。
说白了,就是有人把刀架在了脖子上,印度扛不住了。
谁干的?老美。
特朗普政府那边,直接甩出两记重拳,招招都往印度的软肋上招呼。
第一拳,金融制裁。
之前,买俄罗斯的油,美国给了一个豁免期,大概50来天,足够你把油从俄罗斯运到印度。
现在,直接一刀砍到底。
10天。
豁免期只给你10天。
你听听,10天,一艘油轮在海上漂都不够。这不明摆着告诉你:这生意,你别做了。
这还只是开胃菜。
第二拳,更狠。
直接威胁,要对继续买俄罗斯油的国家,加征高达500%的惩罚性关税。
500%!
这是什么概念?这不是做生意,这是直接掀桌子,让你血本无归。
而且,这把火还烧到了印度别的产业上。
印度的钢铁、铝材,都是出口大头,也是老美这次敲打的重点对象。
这下,新德里彻底坐不住了。
一边是打折三五美元的原油,另一边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道选择题,根本没得选。
于是,我们看到了开头那一幕。印度瞬间“变脸”,果断抛弃了俄罗斯。
印度这一跑,普京那边可就难受了。
每天将近170万桶的原油,本来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买家没了,全砸手里了。
这些油,只能被迫在海上漂着,或者以更低的价格,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看看谁能接盘。
说实话,这事也暴露了俄罗斯能源战略的脆弱。
总以为靠着价格折扣,就能绑定一个大客户。
结果呢?
这种纯粹靠价格维系的“友谊”,在真正的压力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从一桶便宜30美元,到后来印度使劲砍价,只便宜不到5美元。
这种关系,说白了,就是纯粹的买卖。
没有更深层次的绑定,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能散伙。
这时候,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就出来了。
美国这套组合拳,对印度一打一个准。
可为什么同样面对美国的压力,甚至压力比印度大得多,我们中国却能稳如泰山?
老美难道没想过用同样的方法对付我们?
想过,而且一直在做。
但为什么没用?
因为我们走的,跟印度压根就不是一条路。
我们的底气,不是一天练成的,而是一盘下了十几二十年的大棋。
首先,是钱袋子的事。
印度买油,还在用美元结算,这就等于把自家的金融命脉,交到了美国人手里。人家想什么时候捏你,就什么时候捏你。
我们呢?
早就开始布局“去美元化”了。
现在,中俄之间超过90%的贸易,用的都是本币,也就是人民币和卢布。
你给我卢布,我给你人民币,咱们自己内部循环,压根就不经过美元。
这可不是临时起意。
俄罗斯最大的银行之一,俄罗斯外贸银行(VTB),很早就在中国开了分行,直接做人民币业务。咱们的工行、中行,也早就把网点铺到了莫斯科。
俄罗斯的国家财富基金,甚至都把人民币当成了主要的储备资产。
这就等于,咱们俩之间修了一条金融高速公路。
你想用SWIFT系统来制裁我?
不好意思,我们有自己的路,不走你那条道。
这条金融防火墙,是第一层护盾。
光有钱还不行,东西得能实实在在运进来。
印度买俄罗斯的油,靠的是什么?
海运。
一艘艘巨大的油轮,要从波罗的海出发,绕大半个地球,穿过苏伊士运河,才能到印度。
这条路,太长,也太不安全。
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想在哪片海域给你找点麻烦,简直易如反掌。
我们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所以,我们修了管道。
“西伯利亚力量1号”。
记住这个名字。
一条巨大的天然气管道,像一条钢铁巨龙,直接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穿山越岭,铺到了咱们的东北。
全长几千公里,全在陆地上。
这条管子,彻底废了美国的海上优势。
你航母再多,还能开到西伯伯利亚的冻土上来?
你不是喜欢在马六甲海峡搞事情吗?
对不起,我的能源,不走那儿。
而且,这不是一两年的短期合同。
这份合同一签就是30年,总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
这是什么?
这不是印度那种今天有折扣就买、明天有压力就不买的临时买卖。
这是用钢铁和国家信用,“焊死”的能源同盟。
谁也别想轻易拆开。
这是我们的第二层护盾,一条牢不可破的陆地生命线。
你以为这就完了?
那就太小看我们这盘棋的深度了。
我们国家,对能源安全这事,考虑得有多长远?
这么说吧,我们甚至把美国人还没想到的招,都提前给防了。
马六甲海峡,一直是咱们心里的一根刺。
那地方太窄了,是咱们能源进口的咽喉要道。80%的进口石油都要从那儿过。
万一哪天,真的到了撕破脸的地步,人家把这条水道一封锁,后果不堪设想。
怎么办?
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所以,我们的目光,早就投向了西边。
在咱们的老朋友巴基斯坦,有一个地方,叫瓜达尔港。
这个港口的位置,绝了。
它紧挨着霍尔木兹海峡的出口,中东的石油,从这儿上岸,是最近的路线。
我们和巴基斯坦一起,把这个港口建了起来,还规划了一条“中巴经济走廊”。
未来的计划是什么?
中东和非洲的石油,运到瓜达尔港,直接上岸。
然后,通过新建的铁路和石油管道,一路向北,穿过巴基斯坦,直接送到咱们的新疆。
你算算这笔账。
原来走马六甲,海路航程大约是12000公里。
现在走瓜达尔港,陆路运输距离,不到3000公里。
这不仅仅是省了时间和运费。
它最核心的价值,是为中国的能源进口,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不依赖传统海路的“西部生命线”。
这条西线一旦完全打通,美国想利用海上优势对我们进行能源封锁的战略,基本上就破产了。
东边,有俄罗斯的陆上管道。
西边,有中巴的陆路通道。
再加上我们自己手里,还握有足够使用50多天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及拼命发展的新能源。
这一整套体系,才构成了我们今天面对美国压力时,能够从容说“不”的真正底气。
你看,同样是面对外部压力。
印度选择的是妥协,是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的安稳。
而我们,依靠的是几十年的深谋远虑和战略布局。
所以说啊,这世上哪有什么靠得住的善意,哪有什么永恒的优惠。
真正的安全感,从来就不是别人给的。
它就藏在你挖的每一方土,铺的每一节管道,签的每一份不依赖别人的合同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