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实施!有色金属狂热追捧,这两大板块最获利
美联储降息一宣布,有色金属板块就跟着热闹起来了。铜价和稀土的行情都略微走高,受影响的股票普遍都涨得欢快。
这次的走势其实并不是突然发酵的,之前关税的变动、欧洲的财政刺激措施以及新能源需求的上升都提前埋好了伏笔,降息一出更是让大家对经济回暖的预期更加强烈。今天咱们就集中聊聊,这轮有色金属上涨里头,最值得关注的两个方向。
不是瞎涨,是四件事攒的劲
最近后台一帮老朋友问我:“你看啊,科技股、白酒这两天天天登热搜,咋有色金属趁机悄没声儿成了今年股市里的‘静悄悄赚大钱’的主儿?”还有人说:“我注意到铜、稀土啥的涨得挺猛的,可我不敢追,怕一不小心摔个大跟头。”
其实这事特简单,有色今年的涨,是“事件撞出来的机会”,不是庄家炒概念。咱用大白话掰扯掰扯,这波行情到底是咋来的:
第一件事儿,就是美国的关税搞得全球产业链乱成一锅粥,真是鸡飞狗跳。
到七月底那会儿,美国突然对铜线和铜管啥的,加了50%的关税,直接让纽约的铜价像过山车一样飞来飞去,忽高忽低的。
有些公司就惨了,那些专门搞铜出口加工的,一下子利润就被压缩得差不多啦。
更令人无语的是,为了代替铜,美国开始用铝来做电线,结果铝的需求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第二件事,就是欧洲突然来了个大招,猛推它们的经济。
今年三月,德国总理候选人说得挺狠:“不管花多少钱,得把经济振起来,还得搞好国防!”这不就意味着欧洲要大手笔投资基础建设了吗。
之前很多人担心美国经济衰退会拉垮全球,但这回欧洲一出手,刚巧抵消了这个担忧。欧洲打算修路建厂,得买铜、铝这些工业金属。需求一升,大宗商品的价格自然也就跟着稳了。
第三件事,美联储终于打算降息啦。
这事儿咱们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降息以来,钱就变得更便宜了,全球经济也能轻松一点。
一边说,基础建设、制造业这类“紧跟经济步伐”的行业会逐渐回暖,它们可是铜、铝这些金属的大买家。
再一想,美元开始贬值了,咱们知道有色金属都是用美元打的价格。美元便便宜的,别的国家买这些金属成本就低了,全球的需求不就随之上去了?
第四件事就是,新能源这波“反内卷”行动,把大家对于需求的关注度高火了。
这两年,光伏和新能源车拼得挺激烈,倒让行业不得不“提档升级”,比如说新能源车需要装更多电池,就得用到更多铜和铝;光伏电站要铺设更长的线路,也都得靠铜帮忙。
再说到稀土,那人形机器人要用到高精度传感器,每台都少不了稀土永磁。金力永磁的年报里说,未来几年,机器人对稀土的需求会猛增160%以上。
就这四件事一说,有色金属从“没人看好”变成了“涨疯了”,不少公司今年的涨幅都翻了好几番,稀土板块更是涨了104%,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直接飙升了1951%,这还能算涨?简直就是“蹦”起来的。
想碰有色?盯这俩最稳当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有色金属涨得这么猛,现在还合适入手吗?买点啥比较靠谱?”
有色金属板块现在的“市净率”,在2.6左右,是近10年的中位数水平。接下来得挑有“硬逻辑”的细分方向,我给你锁定俩:
第一个,就得说稀土啦。
为啥会这样呢?我跟你说,有两个原因。一是政策把关得紧,今年8月工信部出台了稀土开采调控措施,供给那块儿收紧了,价格想跌也难。二是需求特别火热,新能源汽车得用电机,机器人少了传感器都不行,哪样都得靠稀土永磁。
你瞧北方稀土,上半年净利润飙了快20倍,这真是“业绩支撑涨”的节奏,可不是吹的。
第二个就是铜,最近价格也一路走高,表现得挺抢眼的。
铜啊,被大家叫作“铜博士”,原因就是它能反映出经济的兴衰。而今新能源和AI算力都在不断扩展,铜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更要紧的是,要是供应那边再缩紧点,比如矿场减产,铜价很可能还会继续往上走。申银万国的分析师讲,未来几年铜的需求会“长期看好”,这可不是乱说的。
至于黄金,虽然也涨了,但它毕竟算是“避险资产”,得留意关税和美联储的政策动向,普通投资者在碰触这块时候可得小心谨慎。
结语
其实回头看看,今年有色的涨势,根本不算“突然爆发”——这些上涨都是关税、政策和需求一件件慢慢堆积起来的。很多老伙伴担心追高,我跟你说:别去追那些涨得凶的,还是盯着那些有业绩支撑的股票比较稳。
美联储降息刚刚实行,全球经济慢慢开始复苏,工业金属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不过呢,得提醒一句,周期股玩的是“预期”,等到大家都觉得“有色”能涨的时候,可别忘了要留个心眼。
我们普通投资者呢,就盯那些受政策支持、需求拉动的细分领域,比如稀土、铜,选择那些业绩真的在上涨的企业,持有它们,感觉比天天追热点要踏实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