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亚冠后,媒体人争论国外比赛可以轮换,国内轮换不行

意昂体育介绍 2025-10-07 17:00:31 100

上海申花在亚冠赛场上的轮换操作,直接把足球圈炸开了锅。

这事儿说来也挺有意思,明明就是教练组正常的战术调整,愣是被各路媒体人吵成了"原则性问题"。那场面,活像一群老球迷在胡同口争论"豆腐脑该吃甜的还是咸的",谁都不服谁。

比赛那天晚上,电视机前的球迷们看得清清楚楚。申花派出的阵容里少了几个熟悉面孔,替补球员倒是踢得虎虎生风。虽然最后1-2输给了韩国江原FC,可场面上一点儿都不难看。解说员都忍不住夸:"这帮小伙子够拼!"可谁能想到,赛后媒体圈直接上演了一出"大型双标现场"。

马德兴老师第一个开炮,那语气急得跟自家房子着火似的。"外战怎么能轮换?这可是关系到中超的技术分啊!"这话说得好像申花犯了天条。可转头徐江就乐了:"人家江原FC不也轮换了?凭啥咱就不能?"这俩人掐架的样子,活像菜市场里为了两毛钱讨价还价的大爷大妈。

最逗的是李璇老师。这位曾经把于根伟骂得狗血淋头的名记,这回突然变得特别"宽容"。她把申花的轮换阵容说成是"半主力",这文字游戏玩得那叫一个溜。有球迷不买账,直接怼:"您这标准咋还带伸缩的呢?"她倒好,回了一句:"于根伟打亚冠吗?"这话说得,活脱脱就是"我家的孩子能考59分,你家的必须考100"。

韩侨生老爷子更绝。看着申花领先时换下朱辰杰和特谢拉,急得直拍大腿:"这换人图啥呢?"老爷子这份着急劲儿,跟看自家孩子把压岁钱乱花一个样。可仔细想想,教练组肯定有自己的小九九,毕竟周末还要跟成都蓉城死磕呢。

这事儿闹得,把中国足球那点老毛病全抖搂出来了。有些媒体人说话就跟变戏法似的,昨天还喊着"轮换可耻",今天就能找出十八个理由证明"轮换合理"。标准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球迷们看得一愣一愣的。要我说啊,这哪是在讨论足球,分明是在表演"我的标准我做主"。

其实轮换这事儿,在欧洲足坛就跟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瓜迪奥拉在曼城经常玩大轮换,也没见英国媒体上纲上线。可到了咱这儿,愣是能吵出哲学高度。有人说这是重视亚冠,要我说,纯粹是有些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球队多线作战,轮换再正常不过,怎么到某些人嘴里就成了"对不起全国人民"?

更逗的是那些"技术分"的说法。中超球队在亚冠的表现确实会影响积分,可问题是光靠一两场球就能改变大局?这跟指望买张彩票就发财有什么区别?申花这次轮换的球员表现并不差,反倒让球迷看到了板凳深度,这难道不是好事?

现在这舆论环境也是绝了。媒体人说话一个比一个冲,好像谁嗓门大谁就有理。球迷们被带得晕头转向,今天跟着这个骂,明天跟着那个夸。要我说,足球场上输赢都正常,关键是得讲个理。不能昨天骂天津队轮换是"罪人",今天夸申花轮换是"明智",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看看人家斯卢茨基多实在,大大方方承认就是轮换。这老外估计都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战术调整,怎么就能在中国引起这么大动静。要搁他们俄罗斯,媒体顶多讨论下换人效果,哪会扯到什么"民族大义"上去。

说到底,这就是中国足球的特色。场上踢球的还没怎么着,场下看球的先打起来了。媒体人各执一词,球迷们跟着站队,活脱脱一场大型真人秀。其实轮换不轮换,关键看效果。要是替补球员争气,轮换就是妙招;要是输得难看,那再骂也不迟。现在比赛还没踢就先吵翻天,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这场闹剧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明明是很专业的战术讨论,硬生生变成了口水仗。有些媒体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宁可把黑的说成白的。这架势,跟胡同口下棋的老头似的,明明要输了还非得说"我让你两子"。

足球比赛本该是件快乐的事,现在倒好,看个球还得先站队。要我说啊,大家伙儿都消停点儿。球队轮换自有教练的道理,媒体评论也该就事论事。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看球嘛,开心最重要。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