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落选亚洲杯7大主力纷纷发声,唯独两位现役NBA球员沉默寡言
亚洲杯这回真把人看傻了!谁能想到,一群主力缺阵,中国男篮竟然能闯进决赛,最后还差一分没把澳大利亚掀翻。多少年没见过这么提气的场面了?赛后,整个篮球圈像炸了锅,缺席的大牌纷纷发声,有的激情澎湃,有的含蓄温情,仿佛银牌就是一根定海神针。网络热搜刷得飞起。这是一场属于所有中国篮球迷的狂欢吗?
可是,偏偏有两位最该露脸的NBA新星,杨瀚森和崔永熙,硬是一声没吭。是怕说错话,还是心里压着事?大家都在讨论,这两个人的沉默是不是不太合适。想想也是,队伍都拼到这个份上了,作为中国篮球“未来的脸面”,怎么就能藏着掖着?这问题搁谁身上不得多琢磨几回。
时间线很清楚,2024年2月,预选赛打日本输了球。那是真正的黑历史,88年没输过,这回让日本捡了个大漏。球迷一度失望透顶。但后面,男篮回主场把关岛、蒙古都打得找不到北,最终小组第一晋级正赛,也算是给大家提了口气。
到了8月,亚洲杯正赛沙特开打,每一场都刺激。中国队和沙特、印度、约旦分在一组。其实赛前国际篮联没怎么看好咱们,只给了第四名的预测。结果一上场就是三连胜。小组赛结束时,谁还敢说中国男篮不行?淘汰赛碰上韩国、新西兰,硬是杀进了决赛。赵睿、胡明轩、胡金秋这些人打得像拼命三郎,决赛那场胡明轩拿了26分,胡金秋两双,王俊杰也有亮眼表现。最后一分惜败澳大利亚,说实话,这银牌来的比金牌还珍贵。
说到底,这阵容可不完整。主教练郭士强赛后直接点出,七大主力都没来:周琦、张镇麟、赵继伟、曾凡博、杨瀚森、崔永熙、赵维伦。每个人缺席的理由都不一样。周琦是腰伤没好,张镇麟和赵继伟也是伤病加调整,曾凡博恢复得慢。杨瀚森和崔永熙,NBA事务缠身,说白了是职业发展为主。不去亚洲杯,篮协也是同意了的,毕竟NBA夏季联赛时间撞车。他们的未来,更重要。
但奇怪的是,除了杨瀚森和崔永熙,其他人都发声了。周琦在社交媒体转发报道,引用名言鼓励队伍,还亲自参与直播讲球,像个老大哥一样。张镇麟发了短文,说越来越好,意思很明白。赵继伟直接称赞全队,给了满分。归化球员李凯尔也用硬汉精神赞了大家。只有杨瀚森和崔永熙,赛后啥都没说。不是没时间,NBA训练营也不是24小时不让用手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集体沉默?
有网友调侃:“NBA气质上身,闷声发大财。”也有人猜,“怕说多了惹争议,宁愿低调。”不过更多人觉得,这么关键时刻,还是应该给国家队点面子,哪怕一句加油也行。毕竟大家都在同一个饭桌上吃饭,你不端碗,不合适吧。
杨瀚森情况比较特殊。7月24日,篮协同意他不参加亚洲杯,他自己也发了条感谢消息,说NBA夏季联赛学到很多,路还长。之后就专心开拓者了。崔永熙夏季联赛后也没回国家队,直接备战篮网新赛季。两个人都很年轻,杨瀚森20岁,崔永熙21岁,前途无量,打NBA是梦想。但沉默到这个份上,难免让人想多。
想想周琦,当年火箭选秀后还带伤打国家队,场上场下都在说话,领袖气质很足。张镇麟、赵继伟也是,伤病没来也要发声鼓励队友。这帮人就像大家长,把国家队荣誉看得很重。现在换成NBA新星,反而成了“沉默是金”,是不是有点讽刺?甚至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有球迷问,“NBA和国家队荣誉能不能兼得?”姚明、王治郅当年为国家队拼得太狠,早早伤病缠身。现在杨瀚森、崔永熙处在职业转型期,NBA正是关键,不能分心打亚洲杯,保护自己是对的。但沉默未必是好事,说两句难吗?这反差让球迷不太舒服。
再说亚洲杯这届的含金量。2015年最后一次夺冠后,男篮成绩一直不稳。连续几年四强都没进,这回全靠团队精神杀进决赛。胡金秋、胡明轩、王俊杰都成了新英雄,主教练郭士强的战术调整很见效。比赛打得有声有色,银牌给了球迷新希望。团队荣誉本应该全员参与,哪怕在海外也能发个祝福。沉默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其实也不完全是情感缺失。有些人说,他们刚到NBA,怕惹麻烦,安静点好。也有人觉得,中国篮球别总拿老一套要求新人,时代变了,情感归属也得随之调整。但要说没点影响那是假话,这种事不说清楚,球迷心里总觉得没底。
亚洲杯现在不如以前那么重要。冠军不再直通奥运、世界杯,积分有限,更多是荣誉战。对NBA新星来说,亚洲杯吸引力不大,合同和职业前景更重要。可问题是,如果大家都对国家队冷处理,未来靠啥凝聚力?
中国篮球现在正处于转型期。一边是职业化,一边是传统荣誉感。谁也没办法两全。但人心是最重要的。荣誉属于大家,成功靠集体。真到关键时刻,大家都该站出来,哪怕是一个点赞。
有网友认为,人家NBA新星刚起步,怕被喷,少说多做。也有老球迷说,表忠心不难,实力才是硬道理。还有的说,别总用老思路要求新一代,篮球生态在变,情感也要变。不管怎么说,沉默的背后,总有点说不出口的东西。
最后想问一句:NBA新星们的沉默,到底是懂事还是太冷漠?中国男篮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究竟靠什么才能传承下去?球迷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是不是也有点想吐槽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