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李盈莹具体伤情曝光, 只能过正常普通人生活, 无缘世锦赛
今年夏天的中国女排,被一层揪心的阴霾笼罩。距离女排世锦赛开赛不到一个月,核心主攻李盈莹基本确定无缘参赛的消息,让无数球迷扼腕叹息。当国家队在福建漳州封闭集训、全力备战 8 月 22 日泰国曼谷世锦赛时,李盈莹却独自回到天津,穿着熟悉的天津队训练服,在球馆里做着最基础的有球练习 —— 那双标志性的粉色球鞋,如今只能陪伴她完成 “不费劲儿” 的项目,高强度跳跃仍被医生严令禁止。
李盈莹的伤情远比外界想象的复杂。从训练画面中能清晰看到,她的脚踝仍戴着厚厚的护具,肿胀虽有消退,但发力时的谨慎动作暴露了恢复的艰难。这不是简单的崴脚,而是韧带损伤引发的足舟关节半脱位,属于典型的结构性损伤。足舟关节位于脚背与足弓的连接部位,是运动员下肢发力的 “枢纽”,对主攻手而言更是生命线 —— 每次扣球的蹬地、起跳、落地,都需要这个关节精准传导力量。一旦出现半脱位,不仅会导致起跳高度骤降、扣球力量打折,更可能因发力失衡牵连膝盖和腰椎,形成连锁伤病。
如今的李盈莹,过着与 “女排国手” 身份极不匹配的 “普通人生活”。不能剧烈跑跳,无法完成深蹲和爆发性训练,甚至连日常走路都要刻意控制步幅。天津队的康复师透露,她每天的训练内容严格限定在地面动作:徒手接发球、原地防守滑步、轻量核心训练。曾经在赛场上以 “暴力强攻” 闻名的她,如今连完整的助跑扣球都无法尝试。这种 “看得见却摸不着球” 的煎熬,对运动员的心理打击或许比身体伤痛更甚。
更令人揪心的是,伤情的恢复周期远超预期。医学专家指出,足舟关节半脱位的康复需要经历 “复位固定 — 韧带修复 — 功能重建” 三个阶段,整个过程至少需要 3-6 个月,且复发率高达 40%。对 25 岁的李盈莹来说,强行复出参加世锦赛无异于 “饮鸩止渴”—— 即便咬牙坚持,也可能因动作变形导致二次损伤,甚至影响职业生涯。这也是教练组和医疗团队最终决定让她缺席的核心原因。
李盈莹目前的目标可能是先争取赶上全运会,再逐步适应新赛季联赛的强度,最终瞄准 2026 年国家队的新赛季。漳州集训基地的训练仍在继续,吴梦洁、庄宇珊等年轻主攻正在加紧磨合。而天津的训练馆里,李盈莹的粉色球鞋还在陪伴她走过康复的每一步。或许世锦赛的赛场上看不到她的身影,但只要这份坚持还在,属于她的精彩就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