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幕后主脑即将释放,重获自由引起英国社会的担忧与质疑
伦敦早高峰的地铁里挤得水泄不通,上班族刷着手机突然倒吸冷气——那个自称策划过9·11和7·7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下周可能要上街溜达了。49岁的哈伦·阿斯瓦特在精神病院蹲了三年,医生突然说他病好了,法院翻档案发现这人美国刑期确实服满了。英国网友气得把热搜顶爆,遇难者家属攥着发黄的合影浑身发抖:“当年地铁炸得血肉横飞,现在凶手能回家喝下午茶?”
这小子可是纯正英国货,约克郡出生伦敦北区长大的本地人。二十来岁时被阿布·哈姆扎的极端演讲灌了迷魂汤,转身就窜去阿富汗“基地”训练营深造。美国法庭文件清清楚楚写着:911前他就在训练营学杀人技巧,名字还出现在主谋哈立德的账簿上。2005年伦敦爆炸案更邪门,两个凶手西迪克·汗和坦维尔的通话记录里,二十多次联系同一个监狱号码。反恐专家敲着桌子骂:“这哪是普通信徒?分明是恐怖分子总接线员!”
911之后美国发了全球通缉令,2005年逮到他帮阿布·哈姆扎在美国搞恐怖训练营的铁证,法院判了20年牢饭。2022年引渡回英国时医生确诊分裂情感障碍,关进伦敦东南的皇家贝特莱姆医院。眼看着今年8月该重获自由,狱警的监控报告却写着:上周抄出他私藏极端主义材料,隔壁病房的小年轻被他忽悠得天天喊圣战。精神科教授理查德·泰勒指着病历直嘬牙花子:“这家伙见基督徒骂异教徒,连温和派穆斯林都说是叛徒,哪像康复的样儿?”
英国反恐部门有本风险评估指南,22条危险红线他踩着15条。最要命的是“社交操纵大师”这条——狱警说他跟传销头目似的,三句话能让人掏心掏肺跟他干。影子司法大臣罗伯特·詹里克在议会捶桌子吼:“这种危险分子放出来,跟把炸弹遥控器当玩具送孩子有啥两样?”社交平台疯传当年7·7爆炸案照片,有网友扒出老新闻:19岁遇难女孩的背包里,给闺蜜的生日贺卡溅满血迹。
法律专家其实也挠头。英国讲究程序正义,现在没新罪名又够不上强制治疗标准。法院憋了半天想出个“通知令”:每周要去警局打卡,换手机得报备,出城得审批。反恐队长加雷斯·里斯在内部会议爆粗:“老子监控过上百危险分子,这家伙的反侦察能当教材!”更要命的是他的老房子还在伦敦北区,地图上看离当年爆炸的国王十字站就三站地铁。邻居大妈最近遛狗都绕道,阳台新装的监控探头比花盆还显眼。
现在伦敦街头透着诡异气氛。便利店收银台贴着“紧急报警按钮已启用”,公交司机总盯着乘客背包多看两眼。早高峰地铁里有人默默数着逃生锤,穿校服的孩子被家长攥红了手腕。政府文件里“平衡安全与人权”说得轻巧,可面包店老板约翰最近总失眠:“那疯子最爱吃我家苹果派,放出来那天我该不该报警?”心理诊所的电话被打爆了,接线员记录显示多人咨询“创伤后应激障碍复发”。
更玄乎的是他的病历单。布罗姆利医院主治医师签字的出院评估写着“攻击性可控”,但护士日志里记着他上月还咒骂护工是“犹太走狗”。英国卫生部有份秘密报告,研究显示极端主义犯罪者假释后再犯率高达42%。犯罪学教授马丁在专栏警告:“意识形态偏执狂从不是医学问题,他们仇恨的源代码藏在骨髓里!”
国会这两天吵成一锅粥。内政大臣坚持按法律程序放人,安全顾问甩出监控截屏:上个月有陌生人给医院送包裹,邮戳来自巴基斯坦边境。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数据——伦敦警察厅统计显示,去年涉及获释极端分子关联案件涨了37%。地铁海报上52名遇难者照片还崭新,花束上的露水像刚哭过的眼泪。
社区联防队长汤姆组织巡逻队时直叹气:“我们装三十个监控头花光经费,人家买个新手机就能重操旧业。”小酒馆里常听见醉汉嚷嚷要搬去乡下,房产中介发现国王十字站附近挂牌量突然涨了两成。有受害家属联盟发起白宫请愿,签名页面的蜡烛标志烧红了半个屏幕。
现在全英国都绷紧神经盯着日历。超市收银台训练员工辨认通缉照,学校防暴演练加了地铁劫持模拟。安全专家私下吐槽通知令漏洞:“他网购高压锅算不算可疑?聊天说火药配方能不能定罪?”政府承诺的“实时监控系统”,市民们怕又要等到出事才上线。
有些人生选择题写出来是墨水,吞下去是碎玻璃碴。当法律撞上反恐警报器,你说该信病历本还是带血的旧背包?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