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一起买俄油,美国却不治中国?副总统直接说穿
“美国要真硬,就少玩双重标准,可副总统万斯一句‘对中国不敢再动手’,把脸皮撕得比A4纸还薄。”
电视画面切到白宫外那块绿草坪,主持人举着话筒追问:“那为什么印度买俄油你就加税50%,中国买得更多你却闷声不响?”万斯嘴角一抽,先惯例甩锅:“我们早对中国收了很高的税。”接着一句实话说漏嘴:“现在要结束贸易战,谈判沙拉里得放点橄榄枝。”一句话,把美国的算盘打进直播信号。
这场问答不到四十秒,推特热搜直接挤爆第一。围观群众反应过来:美国不是狠,是挑柿子。印度就是那个熟透、软塌塌、随手捏也不吱声的柿子,中国则像带刺的菠萝,咬一口牙得崩。于是万斯“加柿子税、停菠萝刀”的剧本,世界人民看个满眼。
先别急着嘲讽印度,看细节最刺人。纽约期货里,俄油价格贴水七八美元一桶时,印度炼油厂一口气扫进百万吨;中国炼油厂也在扫,规模甚至更大。可美国财政部8月初把印度排在“二级制裁观察名单”,转头对东亚大国却只字未提。朋友发来截图:加征关税指令白纸黑字,专门针对印度进口成品油。那一刻,新德里外交部发言人推特连发三条“深表遗憾”。
为什么搞印不搞中?用大白话拆三层。第一层叫痛觉神经。美国零售汽油零售一年涨三十美分,车主群怨声载道。中国供应一旦断链,全美加油站标牌一夜翻番,中期选举蓝州都得翻红。印度那点量,全球油轮绕道一周就能补上,美国家里灶火不会跳闸。
第二层叫账本。上海港过去一年给美国运过去两万两千万只硅胶手机壳、九千万条牛仔裤、八百万台笔记本。每个沃尔玛货架离了“中国制造”就空出黑洞。再加税?拜登就算吃褪黑素也睡不着。对印度加税则毫无痛感,美国人生活里阿三货品少得可怜。
第三层叫话语权。柜台收银机、基站里的射频芯片、组团出海的新能源车,美企都离不开珠三角、长三角的流水线。中国一句话可以叫停苹果最新款模具调试;印度喊破天也就外包点电话客服。万斯清楚,惹火真财神爷,硅谷ceo连夜开喷,捐给民主党的支票立马缩水。
局面就是这么赤裸,谁体量大,谁家有子弹,谁就能上桌谈判,其余人只能递菜单。全球吃瓜群众那时才明白,所谓“基于共同价值观的友谊”,在贸易数字面前脆得不如一颗花生米。
推特信息流里,一个印度网民贴出2018年的旧报纸:“莫迪访美,特朗普拥抱合照占满头版。”配文一句“现在知道那拥抱是抱柴禾”。两百万点赞,十万辆心里破防。有人跟帖:“对中国不敢动手也就算了,还要拿印度开刀祭旗,气不过。”可国与国之间哪来面子,全是里子。
说回中美桌下暗号。谈判代表一周飞三次,航班常晚点,于是干脆包机,机身没标记,雷达上写着“私人公务”。美方把加过的三百七十亿美金关税写成excel第一列,中方把反制的化工、农产品、机械设备加到第二列。两边讨价还价,围绕的不过是谁先丢一块肉,让自家选民相信“对面让步”。万斯的原话被录进简报,中方人员在群里甩一句:“他们怂得比我们预估快两周。”
印度这边,为了把税降回去,想了两招。一招祭出“对华示强”。莫迪在胜利日阅兵直播里把最新租来的美式装备拉出来遛一圈,想告诉白宫“我能帮你盯中国”。可惜华盛顿不吃这一套,推特上冒出调侃:“花大钱包租的快递柜,钥匙还在美国手里。”第二招是跑到莫斯科又去谈了十年长期供油协议,价格比迪拜基准再便宜一块五。评论员当场说破:便宜归便宜,利润被美国税直接吃干抹净。
这边厢,中国的策略简单到家:继续买,买足量,买长期合同,外带回扣条款写在附页。俄油贴水、人民币结算、周转船队在马六甲一次过驳,整套动作熟得像去楼下便利店买包子。西方智库做表格,把三种模式列成ABC:印度“被税”,中国“边谈边买”,欧盟“限价五十美元”。结论痛快:谁的功课足,谁挨揍少。
再把镜头拉回美国国会。共和党议员拍桌子,质问万斯:“为什么不给中国同样一拳?”万斯两手一摊:“你们先看选区,半导体厂开工延期两个月,选民骂谁?”一句话噎到场子安静。同一天下午,选票分析网站更新数据:五个摇摆州工薪家庭最担心汽油和手机涨价。政客的灵魂拷问自己人,比cnn的稿子管用。
美印关系降温的事儿传到硅谷,苹果库克懒得发声,但供应链经理把印度iPhone外壳厂商产能系数下调10%。印度厂主对媒体抱怨:“订单是命,一句政令订单就飞。”但另一家中国厂商赶忙在昆山扩产夜班,两班倒机器轰隆,一副“订单不挑地方只要效率”的架势。又是一局现实教学:产业在哪里扎根,美国拳头就得往哪里松开。
时间线翻到月末,美国能源部悄悄放出消息:9月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三百万桶。路透社把通报里的“配合中印俄三方市场波动”删掉,只剩“稳定价格”。业内秒懂:储备释不释都得看东亚买家脸色,白宫不想汽油再涨,哪有空管印度几家炼油厂哭不哭。
于是,7月初金奈港挤满拉警报的油轮,船长拿到航行计划说绕好望角省保险费。运控打电话吐槽:“多走六千海里,税还是被扣,纯粹烧自家油。”印度网友于是把莫迪头像P成“冤”字表情包,在微博与推特来回空投。
另一边,中国网友刷短视频看到同一张对比图:中印买油量基本持平,税率却天壤之别。弹幕区一串笑哭表情飘过,有人打一行字:“感谢全体工厂打工人的全年无休。”看似玩笑,实则血淋淋的经济账本:产业链厚的地方,锅铲都比别人烫手。
国外论坛里,一条帖子被点赞顶爆:“制裁如果像打火机,中国那是加了防爆网,印度直接裸奔。”回复里没人谈所谓友谊、民主,全在讨论运价、价差、股市短线。现实主义砸碎滤镜,只留账单啪啪作响。
故事讲到这里,不需要总结,也不需要升华。桌上筹码明明白白:到底谁能扛到最后,谁只能中途弃牌,谁又在旁边看热闹拍视频。世界正用一张张海关税单做最真实的投票。
那,往后印度还能靠什么不挨下一刀?中国会不会哪天也被迫让利?美国的刀还会不会对准第三家?评论区留给你们开撕,我先去喝口茶。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