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惊人的预言将发生?著名预言家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或将出现
2023年10月,一场激烈的巴以冲突让全世界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据联合国公布,当月有超过9000人受伤,数千人失去家园,这些数字像惊雷一样砸进每个人心里。而就在网络上,流传着“预言家说2023年要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说法,这话到底是真是假?难道历史真的会按照几百年前写的剧本来走?看着网上满天飞的截图和解读,咱们不禁要问:这些神秘的预言到底靠不靠谱?这个世界,难道真有谁能提前知道未来吗?
一边是巴以战火,另一边却是网络热议“神预言”,双方观点直接“掐架”。支持者举着诺查丹玛斯四百年前的诗句,大谈全球动荡,甚至有人列举诺查丹玛斯曾“预言”过两次世界大战、俄乌冲突、戴安娜王妃之死、911事件,仿佛历史都在他笔下提前剧透。反对者却嘲讽这些诗句晦涩难懂,就像谜语一样,事后谁都能对号入座。更有“专家”出来辟谣,说这些所谓预言都是后人硬加的,“翻译”时还加了不少自己的想象。此时线上线下分成两派:有人举着巴以冲突的数据说“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来了”;有人打趣:预言家的诗还不如买彩票预测数字,至少明码标价。而事件的真实走向,还藏在迷雾里,就像热播剧的下一集,吊着所有人的胃口。
要说诺查丹玛斯,这人确实牛气。1503年出生在法国圣雷米,小的时候学医,长大后玩起了占星术,1547年开始写预言,到1555年出版了《百诗集》。这书有点意思,分九大部分,每组一百首押韵绝句,像草稿纸上的谜语集。因为他的诗句含糊又神秘,后来被各种人解读,什么伦敦大火、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两次世界大战都能对上号。更有人说,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2001年美国911事件,他都提前写过。这些传说一代一代传下来,今天网络时代更是添油加醋。甚至最近巴以冲突出现,网上又开始截图,说他预言了2023年的战争,还要持续七个月。普通人一听,心里就发毛。隔壁老王说:难道世界和平就得靠法国大叔一支笔?而小莉则调侃:要是真靠谱,怎么没预言今年股市涨跌?学者们则说,翻译错误太离谱,当年好多版本“英译法”就像机器翻译,一句话能译九个意思,谁都能牵强附会。坊间盛传亨利二世被预言中枪,好像真的只是在事件发生50多年后才补进书里。说来说去,就是各拉各的旗,大家全凭“信仰”在吵。
正当大家以为“预言热”会慢慢降温,一份最新披露的研究报告却让“剧情”突变。1983年,诺查丹玛斯的私人信件首次问世,随之广泛搜集的档案资料曝光,诸如Chomarat、Benazra等历史学家将1555年初版、1557年再版与后来的增补本一对比,发现所谓亨利二世死亡预言实际上在事件发生55年后才出现在印刷品。此前流传的“精准预言”大多是后来加工“补课”。更劲爆的是,有研究显示,诺查丹玛斯使用的16世纪法语本身就像古董,上百年来翻译出来的版本夹杂了现代人的理解,甚至一些译者还专门迎合当下的舆论热点,把诗句改得面目全非。网上那些截图、引用的“预言诗”,有的根本不在正本里。原来所谓预言热,其实只是大众的心理投射——遇到全球性危机或冲突时,我们总希望有个“上知天命”的智者来给方向。这个心理,才是全世界都在传播“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来”的根源。历史研究和考证一出,脑洞大开的解读瞬间失落,大家突然醒悟:诺查丹玛斯不是未来录播,是后人倒着编辑的历史拼图。
说来说去,“第三次世界大战预言”到底是智慧先知,还是饭后段子,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你相信诺查丹玛斯这种模糊诗句真能预言全球大事吗?还是说,每次国际危机,人类都需要一个“能提前知道世界要塌”的心灵安慰?你觉得咱们中国到底应该警覺,还是理性淡定面对这些预言?如果真有“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应该投身信仰,还是专注于实际政策和生活?难道我们的未来真要靠几百年前的诗人来指挥?留言聊聊,你是“信预言党”,还是“现实观察派”?